《Kubernetes in Action》读书笔记——k8s介绍

这是全文写完之后再写的概述,感觉本文基本上和这本书没什么关系了,主要记录下技术变革中参与和体会到的内容。

架构演进

业务应用

业务应用经历了从单体应用到微服务的转变。当年也参与过项目,将一个大型的应用拆分成多个基于springboot架构的小型应用。这个方向的转变,来自业务的压力,互联网公司总是面临着各种快速迭代的需求,个人感觉传统应用最先受到冲击的,是整个研发流程。由于需求多且变化快,对于整个研发流程影响有:

  1. 应用分支多:不管是之前基于SVN还是现在的git,由于需求多样,每个需求都会有自己的开发分支。
  2. 由于1导致了冲突的增加。大家都在并发的改,总是不可避免的产生各种代码冲突,如果要发布,就必须解决这些冲突,就个人感觉,这个工作量也不小,特别项目进入回归测试阶段。
  3. 测试回归成本变高。由于并行需求和代码修改的增加,对于测试来说,如何回归和何时进行回归是个需要在项目初期就要慎重考虑的点。回归晚了,其他项目可能会影响当前项目的功能,在后期发现这种bug,是非常有可能影响整个项目进度的;回归早了,分支合并和冲突解决的成本会增加。特别是现在开发测试比越来越高,回归测试重要性也越来越大。
  4. 应用发布策略影响。我刚到b2b的时候,严格规定了每周发布项目和小需求的窗口,导致的问题就是发布小需求的时候,每天光合并分支就要一上午时间,如果有需求退出,又要重新合并。印象最深的一次是过年前最后一个发布日,从早上开始合并代码,发布到预发环境,一直到晚上10点多还是11点多了,才通知可以进行预发验证。

然后,业界开始推广微服务了,特别是springboot的推出,可以通过一个jar包就能“快速”启动一个应用,是多么美妙的事情啊。微服务的“微”能解决很多事情:

  • 应用职责单一,除了让开发上手更加方便,最关键的能够更加方便的解决各种jar包冲突的问题。
  • 功能独立,对于测试来说,也更容易沉淀各种回归用例。另外由于微服务大多会通过RPC对外提供服务,相对来说也简化了部分测试,测试工具能够解决很多问题。
  • 容量规划更加容易,一是因为功能单一,容易发现性能瓶颈所在。另外,扩容也会比较容易。

当然,微服务也会带来一些问题,产生一些奇怪的设计:

  • 服务的增加,不可避免的增加了服务治理的难度。这个对于生产环境来说影响相对会小一些,因为虽然服务众多,依赖复杂,但是稳定的版本就这么几个。但是在测试环境就没有这么幸运了,测试环境是一个相对自由开放的环境,对于同一应用,也会运行着各种不同版本的代码。测试环境服务提供者的利己性,没有人会考虑自己提供服务的稳定性和可靠性,也不会关注自己的服务究竟会被谁调用。相对的,作为服务使用者,又都在抱怨别人提供的服务有多么的不稳定。
  • 简单的拆分,实际大大增加了资源开销。由于有容灾、发布等的要求,一个再简单的微服务,在生产环境也起码得部署2份。实际这些微服务使用的资源可能很小,但是出于两个目的,一是大部分情况下,开发不会去修改应用的默认启动脚本,因此系统资源,特别是内存会有比较大的浪费,二是作为开发很少会关注机器本身的开销(虽然现在开始各种清算团队的成本)。解决这个问题,从运维端出发,最容易的就是增加机器超卖,但是这也增加了应用不稳定的风险,谁知道进程实际使用的内存到底有多少呢?从开发架构师出发,出现了各种合并部署的架构,将多个微服务部署在一个应用里面,但是从应用的角度来看,前面提到的好几个优势就都不存在了。

DevOps

微服务的兴起,还带来了一个新的名词:DevOps。这个词其实挺让人迷惑的,到底是让Dev来做Ops,还是让Ops去做Dev呢?好吧,我都遇到过。

微服务和容器化的兴起,让开发能够控制生产环境了:Dockerfile。通过它,能够控制机器上运行什么版本软件,能够控制应用怎么启动,启动前后需要的操作等等。

但是,就我个人感觉,现实和理想差距还挺远。首先从分工上来说,基础镜像还是由原先的运维团队维护。当然了,不然我怎么知道机器上还要安装日志收集的组件,机器管理的agent呢?这些看上去和开发并没有多大关系。其次,从技能上来看,我还遇到过好多分不清在Dockerfile中写RUN指令和执行一个sh脚本区别的开发,更别说去RPM仓库找对应版本的rpm包安装了,好吧,很多人连基础镜像版本具体有什么不同也不知道。

那么Ops去做Dev呢?之前团队试图和运维一起做一个适用于内部的运维平台,主要目的就是能够开发出更多日常运维操作给开发,同时确保开发不会因为这些操作导致故障。结果呢?运维同学更多的承担了需求方和专家的角色,为系统注入了运维经验,我们在每一个线上操作之前加了一系列预检,确保了这些操作不会有故障产生,同时开发同学能够自主解决中间过程遇到的大部分问题。但是这几个运维同学加入到开发里来还是很困难的,一是因为编程语言,避免对于运维写的更多的是shell或者Python,对于Java上手还会快一些,前端框架(当时用的是antd)就太难为他们了。还有就是时间,一个网站只有一个业务运维同学,还是有大量申请审批和问题处理需要人肉参与,导致他们的时间极度碎片化。

感觉DevOps前几年挺火的“全栈”一样,毕竟术业有专攻,职责划分明确是更重要的事情。毕竟,事实上除了业务运维之外,更下面还有IDC、网工等个多参与运维工作的同学,这些对于业务开发来说接触的就更少了,真要遇到问题,也很难独自解决。

kubernetes解决什么

好吧,前面扯了很多,实际上和这本书基本上没有半毛钱关系,更多的是我遇到的情况。说回k8s,在使用k8s之前,也是好几年前了,k8s刚出来的时候,还没开始关注,自己在几台服务器上搭建了mesos集群,通过Marathon来部署Docker化的Java应用。现在mesosphere公司都已经开始支持k8s了。

看了本书的第一章,k8s实现的基本功能和mesos类似,现在被定义为云操作系统,将分散的运算资源通过统一的API暴露出来,用户无需关注资源细节即可将任务提交并执行。不过感觉k8s的抽象更类似于操作系统,它的pod就像操作系统中的进程一样,独立运行,相对隔离,只有通过特定的通信方式才能与其通信。

使用k8s的优势:

  • 简化部署:只需要简单配置,就能让应用在适合运行的节点上运行,无需关注其中的细节。
  • 健康检查:监控应用健康状态,维持其正常状态的副本数量,做到自动故障转移和恢复。
  • 进一步划分Dev、Ops职责边界:理论上应用的整个生命周期都可以由开发控制,从应用创建上线资源申请,到最终下线资源回收,包括中间的日常发布和扩缩容,通过k8s的管理,都不需要Ops参与。而Ops只需要制定最基础的规则和处理故障节点即可。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

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。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